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3月10日晚间消息,京东(Nasdaq:JD;HKEX: 9618)今日发布了截至12月31日的2021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第四季度,净营收为2759亿元人民币(约合433美元),同比增长23.0%。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亏损为52亿元(约合8亿美元),而上年同期净利润为243亿元。基于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36亿元(约合6亿美元),而上年同期净利润为24亿元。 整个2021年,净营收为9516亿元(约合1493美元),较2020年增长27.6%。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亏损为36亿元(约合6亿美元),而2020年净利润为494亿元。基于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172亿元(约合27亿美元),而2020年净利润为168亿元。
财报发布后,京东集团总裁徐雷、京东CFO许冉出席了分析师电话会议,对财报进行了解读,并回答了分析师提问。
以下即为本次电话会议分析师问答环节实录:
高盛分析师Ronald Keung:徐雷总刚才也谈到了最近宏观情况的诸多不利因素,包括了疫情的冲击和油价的高企,可否请管理层展望一下京东零售业务今年的发展趋势?尤其是考虑到四季度一部分百货品营收转弱的情况,京东超市和第三方商家对此有何对策?对于公司今年利润率的情况是否会造成影响?
徐雷:关于2022年整体宏观经济,确实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包括宏观经济消费需求,供应链上游价格上涨,行业竞争,还有多地所面临的疫情防控挑战,这些众多的不确定性仍然对于中国整体零售行业造成了比较大的压力。当然,面对行业的不确定性,我们的核心商业逻辑和战略定力主要在于三个方面。首先我们一直在持续关注为消费者创造独特的价值,包括产品服务和体验,让我们能够形成比较强的消费者心智的护城河,以及持续不断的增长。第二,京东一直比较关注合作伙伴,在这种不确定性的大环境下,我们持续多年打造的供应链能力可以给我们的供应商和品牌商,以及合作伙伴带来更好的资金和货物流转效率,帮助他们抵御外界的不确定性因素,取得运营的稳定性和确定性。第三,面对疫情的挑战,凭借我们稳定可靠的供应链和仓配基础能力,可以让我们在受到疫情影响的地区保持稳定的销售增长趋势,我们也比较积极参与了保障当地民生供给,发挥京东应尽的社会责任,得到政府和民众的认可,形成正向的业务可持续性。我们坚信凭借我们更具韧性的商业模式和核心供应链能力,在过去不断跑赢大盘,而面对未来,我们也保持相对乐观的态度,希望我们在每一个品类和业务上,都能取得健康的,可持续的,有质量的增长,以此来取得更高的市场份额。在这我也可以分享一个事实,从去年底到今年年初,我们同合作伙伴进行了大量的互访和商务谈判,我们发现很多品牌商和合作伙伴在2022年对于京东更加重视,更加期待他们在京东的平台上把业务做得更大。
关于商超品类的问题,确实发生了比较大的行业变化,包括价格因素的传导,我们了解到很多品牌商都感受到了压力,包括消费者的需求也在快速地发生变化,很多传统的销售渠道在过去几年受到了比较大的影响,造成品牌商经营的不确定性在加大。我们会在各个方面采取措施,第一我们会在C端上非常重视新品类,新品牌,以及新消费者的新需求,始终围绕品质购物,不断加深京东作为消费者商超品类购物首选平台的心智。第二,在品牌商方面,我们非常关注跟品牌商在供应链方面的协同,营销方面的协同,和商品仓配服务方面的深度协同和贡献。全渠道是京东零售的战略重点之一,其中大商超应该是京东全渠道战略里面渗透最好的品类,随着这两年的发展,我们也发现越来越多的品牌商愿意跟京东一起,在不同场景里去服务更多的消费者。在供应链的效率方面,我们这几年中很多的供应链创新都来自于大商超这个品类,包括了商仓合一等等,所以我们在不断优化供应链,降本增效,改善利润水平,目前这个品类已经接近盈亏平衡。
关于POP平台,我们主要在做以下这么几项工作。第一是类目的精细化运营工作,第二个是降低商家运营成本,我们降低了很多的平台使用费用等等,第三是完善平台的基础工具,通过技术去帮助商家提升运营效率,最后是扶持中小型商家,通过简化入驻流程,减免佣金等等。最后,我们可以看到,去年第四季度商家的新增应该达到了去年一到三季度的新增总和,然后在双十一期间,商家的参与度达到了历史的最高,POP商家的贡献占比也得到明显提升。
许冉:我补充一下关于京东零售业务的问题。在宏观经济和消费方面,我们目前所看到的一季度或者上半年总体销售情况都是相对保守的。第二,在品类方面,我们预计超市,日用品,健康产品,企业业务,包括工业品(MRO)等业务的增长会高于公司总体平均增长。第三,大商超业务仍然会继续是公司的战略重点之一,也将在今年实现高速的增长。第四,我们也预计第三方商家业务的增长会高于自营业务的增长,公司也一直在不断优化第三方生态系统,以及商家工具。我们预计京东零售业务将在用户数量,参与度等方面实现持续的有质量的增长。总体而言,零售消费行业的发展,目前看在某种程度上还面临一些压力,但是我们有信心能够实现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增长。
美银美林分析师Eddie Leung:对于直播平台不断增长的电商行业市场份额,公司管理层如何看待?对于公司的业务有何影响?如何应对?
徐雷:关于直播还有短视频,我们认为这些流量平台的电商业务都在快速的发展,其实也符合我们之前的预期。直播电商确实是吸引了部分人群基于兴趣和部分销售的需求,我们认为目前还处于流量红利期的增长状态。因为其商业模式的本质,以及对用户心智的定位,直播电商会对一些一些平台类型的电商产生更长期的影响。但是我们在看到挑战的同时,也看到很多结构性的机会和合作的空间,主要有三点。虽然消费需求是多样性的,但是京东平台本身的计划性的和家庭消费为主的目的性消费占比还是非常高的,所以相对来说我们受到的影响是最低的。第二,品牌和商家在这种新的流量场中的运营效率,其实还是遇到了很多的困难,需要帮助。第三,我们认为任何新的模式在初期发展的时候,都会有红利期,但红利期结束以后,比较难的是建立服务消费者和服务合作伙伴,取得共赢的能力和模式。京东一直具有完备的供应链基础设施能力,履约,客服,平台治理等核心能力,与这些平台电商相比来说,我们可以有效的降低供应链的流通成本,具有更大的差异化优势。同时,我们也是抱着开放的心态,通过全渠道的战略布局,和供应链中台能力的不断打造和加强,探索多元化渠道和多场景触达用户,我们自身也在继续加强与内容平台的合作,同时,我们的品牌商也会利用我们来进行短视频,或者是直播场景的履约服务。在这里我想在补充说明一点,除了京东零售以外,京东物流实际上与直播或者短视频平台都有平台级的,官方的,正逆向的物流合作,我想这对他们来说也是一个非常巨大的生意机会。
杰弗瑞分析师Thomas Chung:管理层如何预测今年客户数量的增长趋势?在增加低线城市市场渗透率方面有何策略?第二个问题,公司对于三个业务板块的运营支出未来会采取什么策略?如何预测公司今年整体利润率的走势?
徐雷:我先回答一下关于用户的问题,第四季度从行业角度可以看到的是,消费需求是比较疲软的,整个行业的发展,不管是整体零售,还是线上零售,其实都在整体放缓,但是我们始终还是围绕着提供最佳的用户体验,所以我们在四季度取得了健康的用户增长,完成了我们全年的增长目标。这里我想再次强调,京东的生意逻辑是希望实现可持续的,有质量的增长,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原则,所以去年四季度新客的人均贡献营收同比提升了11%,老客户的频次提升了3%,人均贡献营收提升了4.5%,我们更在意的是可持续的有质量的增长。今年我们会更加关注用户增长的质量和精细化运营,我们会继续主动地做用户策略方面的调整,同时我们认为我们用户增长的天花板还很高,未来几年,对于活跃用户保持健康增长,我们还是很有信心。增长点主要是两方面,第一是在品类上,我们成功的品类扩张还会继续带动用户的增长,例如高频次的大商超品类,还将是继续拉动新用户增长的主要品类,以及我们在占领消费者心智方面,比较成功3C家电品类,在目前供应侧缺货的情况下,我们的消费者心智还在不断的加强,能够继续获得用户的钱包份额。第二个主要增长点来自于全渠道和POP平台生态的建设,会使我们的用户来源更加多元化,我们同商家品牌,合作伙伴所共同打造的平台生态和线下的业务生态,也会对新用户的增长有比较积极的推动作用。
许冉:我来回答运营支出和利润率的问题。关于京东零售的利润,我们需要考虑业务模式的变化,以及品类构成的调整。首先,超市品类的增长将会高于零售部门的整体增速,其运营利润率水平也会持续改善,但是仍不及公司整体运营利润率水平。第二,第三方业务增速会高于自营业务,这也缓解了因品类调整所带来的影响。第三,大商超渠道增长高于线上渠道增长,大商超模式发展仍然处于发展初期,仍处于亏损状态,我们会努力实现单位经济效益的同比持续改善。我们所面临的宏观环境一直处于变化状态,对于我们的利润会造成影响,管理层也将适时调整投资策略。一季度希望提醒大家注意的是,公司赞助春晚的支出,以及当季的推广费用,会对于营销支出比率和运营利润率产生短期的影响,但是我们也会调整全年的市场支出节奏,全年来看,这些影响是可控的。我想再次强调的是,京东零售业务仍然追求可持续的高质量增长,我们也在实现长期利润率目标的道路上稳步前行。对于京东物流而言,相信管理层也在其财报会当中介绍了利润率方面的表现,大家可能也记得,我们在2020年下半年做出了巨大的投入,以扩大物流能力,并且在去年逐步提升其利用率,今年在扩大物流能力方面的投入同业务发展的增速大致类似,而物流产能的利用率也将得到进一步优化。同时,公司还将继续提升运营效率,京东物流的单位经济效益同去年相比,也将出现改善和提升。新业务方面,我们看到竞争对手的行动更加理性,公司之间的竞争应是核心能力的竞争,而非烧钱,目前的竞争情况更为健康。京东一直追求可持续增长,也将继续如此,寻求新业务投资和提升核心业务盈利能力之间的平衡,对于新业务,我们的投资一直非常谨慎,以保证为我们的投资者创造足够高的回报率,为供应链和商业伙伴创造真正的价值,我们不追求通过补贴实现短期绩效,我们也会适时评估市场情势,做出调整。总体来说,考虑到今年宏观环境的不确定性,我们会更强调盈利能力和管理效果,而非增长。新业务还将取得高速增长,但是我们也会控制投资,提升单位经济效益,今年的新投资额不会超过去年的水平。最后,从集团层面看,需要提醒的是,我们在一季度完成了对中国物流资产和达达的收购,我们也将从三月份开始合并报表,我们预计这两部分业务对于公司的营收和利润不会产生巨大或者实质性的贡献,由于我们在达达的投资是股权投资,所以损益表各项财务指标对于达达业务亏损的体现也会不同。
瑞穗证券分析师James Lee:随着公司将京东递送能力整合至全渠道业务之中,有没有哪些经验可以总结?交叉销售率如何?消费者通过全渠道业务购买商品,或者不通过该业务购买商品的原因是什么?需求情况如何?是对公司核心电商业务的补充,还是取代了核心电商业务?
徐雷:我在前几次的财报会上也跟大家分享过,京东基于消费者的需求变化,我们实际上打造了多种模式的供应链,其中同城零售,或者叫即时零售,应该是目前整个行业和消费者快速增长的赛道。即时零售对于京东来说,不仅是能够打开长期的零售天花板,而且能够深度链接线下的实体零售,助力传统零售业的数字化转型。首先,作为全渠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即时零售是京东现有零售场景的一个延伸,而它本身也是一个万亿级的市场,潜力是非常大的,依托于整个京东集团的现有能力,我们希望能够为用户提供更丰富的时效选择,与更优质的服务的体验。其次,我们对重物和抛物,以及对于物流运输条件要求更高的生鲜,冷链商品,会基于附近门店来进行本地化配送,即时零售模式也比传统的B2C履约成本更低,效率更高,用户体验的也更好。同时,同城零售也能放大社会化货源的优势,补充线上的库存,与线下的门店共建共创流量,也能得到品牌商的支持。2021年,我们基于京东的供应链逻辑,围绕用户需求做了一些即时零售业务的摸索和尝试,有几千万用户体验了京东的即时零售业务,业务规模规模也已经达到了百亿级。今年我们将继续依托供应链和履约服务能力,较强的用户心智优势,用更开放的策略围绕本地能力和O2O体系,做能力的建设,加强为商家赋能,提供即时零售服务,同时也可以进一步增长京东用户的黏性和人均贡献营收。(天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