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航空货运之所以发展缓慢,与其承运人的商业模式有关:传统航司的货运业务销售主要靠代理人来揽货,客户由货代掌握,他们赚取的是中间差价,传统航司承担的更多只是运输环节,不仅没能享受跨境电商进出口额连年持续增长的红利,反而面临“十年九亏”的困境。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国际物流受到直接影响。不过,不同的物流运输企业面临的境况可谓冰火两重天。
通常国际物流运输方式主要有空运和海运。疫情下国际贸易下滑,进而影响了空运和海运的需求量,停航停飞已成常态。一些航司“客改货”运输防疫救援物资,但一般按照成本来定价,覆盖可变成本,并不靠此赚钱。
与此同时,拥有固定货运客户和服务能力的专业货运航空公司可以说是迎来了春天,因为它们不仅可以运防疫物资,还有正常客户的运货订单。
港口航运首当其冲
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3月31日发布的2020年第一季度中国航运景气报告显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中国的航运景气指数跌至62.95点,进入较为不景气区间;中国航运信心指数仅为39.05点,跌至较重不景气区间。中国航运景气指数与信心指数均创历史新低。
据中国集装箱行业协会发布的《疫情对集装箱运输的影响调研报告(一)》统计,大型港口企业一季度营业收入同比降低5%~20%,航运企业一季度同比下降15%~30%。
港口方面,自疫情暴发以来,国内各大港口的吞吐量也有明显下降。
4月22日交通运输部发布2020年3月份港口吞吐量数据,2020 年一季度,全国港口货物吞吐量为30.1亿吨,同比下跌4.6%,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10.4亿吨;同比增长0.3%;集装箱吞吐量为5518 万标准箱,同比下降8.5%。2020 年一季度全国港口货物吞吐量下降,3 月内贸货物降幅收窄,外贸货物吞吐量增速转负。
而在国际上,由于部分国家已经宣布封国或者封城,相关工作人员居家办公、隔离、交通限制等原因,导致到港货物的疏散流程变慢,港口拥堵。
据统计,目前至少有菲律宾、孟加拉国、意大利、西班牙、德国、英国、马来西亚、泰国、巴基斯坦、尼日利亚等10个国家的港口出现拥堵等情况。而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更是已经跌到历史低位,6个月之内跌去了近70%。
目前,多家船司已经扩大了停航航次。据Sea-Intelligence的统计,截至4月5日,停航航次总数已经升至212条,多数停航航次都集中在接下来的5至6周内,其中亚欧市场撤出的运力最多,未来四周将有29%~34%的运力从该市场撤出。
据第一财经记者了解,目前的国际物流运输,主要以运输医用防护物资为主,其他非刚需货物的订单则减少幅度较大,而远洋海运航线由于时效性太慢,不能用于防疫物资运输,因此运价下跌和运力停航也在所难免。
不过,东南亚、日韩等近洋航线由于在时效上基本在半个月之内都能到达,一定程度上可以替代航空货运,因此近洋航线目前还处于增长的趋势,运价也有所上涨。
【文章来源】:凤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