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07 05:45
从三年前开始,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就频频表示全自动驾驶(FSD)将要到来,但每次都未能兑现承诺。FSD屡次推迟发布,几乎耗尽了用户的耐心。2021年9月8日,马斯克在推特上表示,特斯拉计划于9月10日午夜开始在其“早期用户计划”成员中推出FSD 10。谁也不知道,这会不会又是一次“狼来了”。
人们对自动驾驶的期待,实际上反映的是对智慧出行的向往。智慧出行无疑是一个非常广阔的大舞台。在这一赛道上,已经涌现出了新能源汽车、车联网、网约车、共享出行、智慧交通等多个细分领域。
近年来,智慧出行行业规模不断扩大。根据中研普华研究院《2020-2025年中国智慧出行行业市场前瞻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报告》显示:预测2021年中国智慧交通市场规模为3547亿元,2025年中国智慧交通市场规模为6948亿元,预测2020-2025年期间中国智慧交通市场规模的复合增长率为14.39%。
事实证明了相关预测的趋势正确性。近年来,受益于相关政策的鼓励和支持,国内智能交通行业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20%。显然,智慧出行市场已经足够成熟,未来谁成了“风口”上的那只“猪”,谁就拥有了市场的主动权。
政策驱动产业,加速智慧出行行业发展
在智慧出行市场,鼓励政策成为了企业发展的加速器。从2015年开始,国务院、交通运输部、海事局等相关部门发布了一系列的政策意见,来指导和规范智慧交通行业的发展,政府层面对行业规划和发展越来越重视。
国务院在2019年印发的《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就提出,中国要在2035年基本建成交通强国,将推动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超级计算等新技术与交通行业深度融合,加速智慧交通创新。这对推动交通运输行业智慧化转型升级具有重要作用。
时间来到“十四五”初期,在国家发布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中,甚至直接指出,要打造基于城市信息模型平台、集城市动态静态数据于一体的智慧出行平台。
显而易见,在“交通强国”的建设中,智慧出行被放在了更加突出和重视的位置。
在相关政策和规划的支持下,智慧出行产业蓬勃发展。比如,网约车行业逐步规模化、合规化,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全部取消,自动驾驶领域成为焦点,各类智能交通方式深度融合,智慧交通管理逐步增强……
智慧出行产业发展的多重利好,吸引着无数玩家凭借自身产业优势,积极布局智慧出行产业链。比如,华为充分发挥网联端优势,助力汽车智能化发展。2020年4月,华为发布了一款搭载联网模块的智能充电桩HiCharge,并发布“自动驾驶移动网络”系列化解决方案,主要提供汽车智能化过程中涉及的网络问题解决方案。
智慧出行产业加速发展,一切都似乎昭示着在这个赛道的玩家如鱼得水。
新技术:智慧出行的核心动能
在新基建加速布局下,智慧交通正在成为新基建的主力军,不仅可以助力新基建与传统基建融合,还将推动智慧城市建设,推动中国实现“交通大国”向“交通强国”的升级。
在智慧出行领域,5G、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将不断与行业深度融合,打造多种场景化解决方案,助力车企实现数字化转型,加快产品和服务迭代升级。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智慧出行需要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和软件硬件融合,因此,应该避免“各自为战”和跨界经营。通过打通行业壁垒,核心技术进行深度融合,搭建广阔的生态圈,才能实现智慧出行伟大愿景。
当前,智慧出行已经变得十分可感。比如,智能汽车集中运用了计算机、现代传感、信息融合、通讯、人工智能及自动控制等技术,让环境感知、规划决策、多等级辅助驾驶等功能集于一体,逐步解放驾驶人的手、眼,让开车变得更加简单。对有驾驶证却不敢上路的人来说,这样的产品十分实用。
自动驾驶汽车依靠人工智能、视觉计算、雷达、监控装置和全球定位系统协同合作,让汽车内的电脑可以在没有任何人类主动操作的前提下,自动安全地操作机动车辆。当下,自动无人驾驶及辅助驾驶的发展已经在L3级别,并形成分水岭。有消息称,今年,将逐步出现技术难度更高的L4、L5级别的自动驾驶技术。届时,方向盘可能就在汽车上彻底消失了。
事实上,智慧出行不仅仅包含出行方式的智慧化,还有交通道路的智慧化。智慧交通将利用卫星定位、移动通讯、高性能计算、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实现城市、城际道路交通系统状态的实时感知,准确、全面地将交通路况,通过手机导航、路侧电子布告板、交通电台等途径提供给公共用户。
以智能汽车为抓手,引领智慧出行发展
在智慧出行这个庞大的市场中,智能汽车领域凭借其快速发展脱颖而出。美国的特斯拉与中国的“电动三兄弟”成为了2020年资本市场的宠儿。在自动驾驶领域,北京和加州的自动驾驶报告成为举世瞩目的焦点。
国内智能汽车的快速发展,离不开中国广阔的市场及不断进步的科技实力。数据显示,中国自2009年就成为了全球最大的汽车销售市场,且汽车保有量仍在快速增长。据保守估计,中国汽车保有量在2025年前将超过美国。
因此,一时间,生产智能汽车成了中国科技企业和传统车企的共同选择。最近两年,不断有科技企业和传统车企官宣进入智能汽车赛道。新型能源技术和新型ICT技术的不断演进,给汽车带来全新的功能体验,也令人们开始重新审视这一传统工业产品的品类属性——它既是一辆汽车,更是一台全新的智能终端。
伴随着科技企业和传统车企纷纷入场智慧出行赛道,行业竞争显得异常激烈,如何抓紧产业趋势和技术风向实现突围,成为当下所有玩家共同需要关注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