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日前公示2020年大数据产业发展试点示范项目名单,我省14家企业的项目上榜。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产业,不仅有利于驱动制造业转型,还在此次战“疫”中大放异彩。
试点示范,产业快速发展
省工信厅大数据产业处处长张北虹介绍,去年11月,工信部信息技术发展司启动2020年大数据产业发展试点示范项目申报。此次入围的试点项目共200个,包含工业大数据融合应用、民生大数据创新应用、大数据关键技术先导应用、大数据管理能力提升四大领域的七个应用方向。
我省14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应用示范性好的项目入围。包括服务工业现场方向的“天正激光装备工业大数据管理平台”、服务行业方向的中科曙光“面向智慧电力的大数据智能分析平台”、服务民生方向的南医大“慢病大数据创新应用与智慧服务平台”、公共服务方向的“南京江北科投医疗健康大数据服务平台”等。
省内大数据企业主要集中在无锡、苏州、南京三市,数据采集、存储、挖掘分析是主要技术方向,行业应用不断丰富,其中工业、政务、电商、金融、交通旅游、健康医疗等成为热点领域。从入选项目地区分布看,南京市入围数达10个,省内最多。南京市工信局相关人士表示,近几年,南京市云计算和大数据产业规模年均增幅超过15%,大数据发展水平居全国前列。
战“疫”复工,平台智能发力
24小时内完成机械调配、在线监测数百台工程机械使用情况……徐工信息的汉云工业互联网平台,在火神山医院建设中表现抢眼。以徐工信息汉云为代表的42家江苏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在疫情防控、复工复产中“双发力”:汉云工业企业疫情防控信息管理平台收集企业上报数据,审核批复复工复产;擎天科技依托擎天绿色低碳工业互联网平台,快速建成企业防疫排查APP;亨通光电的输电线缆、大全集团的中低压输配电设备、苏宁捐赠的物资及装备,这些重要物资装备在线上完成优化配置、实时监控、追溯反馈等。“用户的基数和使用的频率,决定了工业互联网平台应该提供更多的服务功能,为政府相关部门的决策提供理论依据。”徐工信息CEO张启亮说。
在保障复工、促进恢复产能过程中,应用平台也提供高效“智能决策”。企业复工工具集、防护物资需求发布、物资调度平台、AI人体测温……航天云网江苏分公司在其平台上新增一系列“云”功能。“平台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技术,一边智能防疫,一边帮助企业解决复工达产中面临的实际困难。”公司工业大数据应用技术部副总监周康表示。
“疫情期间,省工信厅印发关于支持应用工业互联网平台助力企业复产提效的通知,支持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助力全省企业复工复产,加快恢复产能。”省工信厅两化融合推进处相关人士介绍,我省明确提出,对疫情期间提供服务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云服务商和参与企业,将给予政策支持,推动相关企业完成自身发展和行业推广的“双提速”。
整合要素,打造“数据同盟”
所谓“大数据”,是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大数据产业发展,资本、技术和应用场景三个要素必不可少。为保障要素、推动大数据产业的发展,省工信厅专设大数据产业处,全省13个设区市均设立大数据管理局,加快统筹我省大数据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交汇融合。
在南京理工大学网络安全学院副院长、教授李千目看来,推动大数据产业发展,除政策扶持外,还需要整合领域门类,动员社会参与,打造“数据同盟”。工业互联网行业建立全领域“资源池”就是很好的尝试,通过整合省内制造业企业、软件与信息服务业企业、互联网企业、电信运营商、高校和科研院所等单位,从根本上解决政府单一扶持无法让企业大面积受惠的问题。目前,“资源池”认定服务单位309家,涵盖平台服务、解决方案、数据采集、工控安全、工业互联网构建等多个门类。“资源池的设立增加了资源被寻找和触动的概率,让整个服务生态得到进一步完善。不但可以对产业链进行补充,也可互相促进、共同提升整体服务水平。”李千目说。
疫情对产业的影响有多大?国家工信安全中心系统所相关人士分析称,从短期看,需求侧的数字化转型进度可能会受到一些影响。但无论是从短期还是长期看,疫情将会进一步倒逼大数据等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
业内人士认为,从此次疫情中的表现和长远的发展来看,依托数量大、门类多的产业资源优势,产业互联网将是我省大数据产业的未来。
【文章来源】:新浪网